崔學恕老人 現代快報記者 施向輝 攝
  12月9日,江蘇首例介入主動脈瓣置換手術正在進行中,醫生先將互相粘連呈“蓮花”狀的瓣膜擴張開,隨即逐漸釋放由鎳鈦合金和豬心包生物瓣所製成的人工瓣膜,將其根植於患者主動脈根部。手術耗時僅1個半小時,全程僅採用局部麻醉。  現代快報記者瞭解到,86歲的患者崔學恕,其實還有著不簡單的革命戰爭經歷。抗日戰爭時期,他就在老家山東參軍,後來一直做警衛員,曾經是陳毅、譚震林等人的警衛員。通訊員 何雨田 侯雨萌
  現代快報記者 劉峻 孫玉春
  手術

  不開胸,將人工瓣膜送入主動脈
  昨晚,記者見到了崔學恕老人,眼前的老革命雖然已經白髮蒼蒼,可是精神很好,本來還在床上休息的,見到記者來訪,老人非要下床迎接。在他的眉宇之間,記者還是能看到一股軍人當年的英氣。
  據崔老兒子介紹,1985年,父親因心臟不好,安裝了起搏器,但是身體一直還算精幹。最近一年來,父親周身乏力,反覆胸悶氣喘,先後四次因急性心力衰竭入住江蘇省人民醫院。
  據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孔祥清教授診斷,崔老患的是老年退行性瓣膜病,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崔老的三瓣心臟瓣膜已經老化,心臟不能正常“排血”,造成崔老全身“缺血”,影響了各個器官的血液循環。
  傳統治療此病的方法是外科開胸手術置換人工瓣膜。鑒於崔老高齡、心功能差,孔祥清教授決定為其施行介入主動脈瓣置換術,不開胸,而是用一根導管將自主研發的人工瓣膜送入主動脈,以新換舊。手術最終取得了圓滿成功。
  故事

  渡江戰役,老人跟陳毅一條船過江
  崔學恕老人是山東萊蕪人,出生於1928年。說起自己的革命經歷,崔老表示,自己當初是受了哥哥崔學忠的影響。“當時在萊蕪口鎮鄉江水村,弟兄三個,我排行老二。”
  哥哥初中畢業後就去了濟南求學,後來日軍戰火燒到了山東,哥哥就回到老家參加了革命,帶著游擊隊和日本人戰鬥。由於哥哥是“抗日的”,他們受到漢姦的迫害,崔學恕還被關了大半年,後來日本人走了才被村民救出來。從此他就投奔了哥哥,參加了萊蕪的一個八路軍區中隊,後來又到了縣大隊。
  崔老參軍的時間是1942年,當時還不到15歲,拎著個手榴彈跟在部隊後面走。到了縣大隊以後,上級看他很聰明,身材高,就叫他做通訊員,後來又做了警衛員,跟著不少部隊領導,個個都喜歡他。
  抗戰勝利後,他又到了山東兵團,仍然做警衛員。濰縣戰役以後,他就一直在野戰軍了,這期間,他跟過王建安,也跟過許世友,許世友喜歡打獵,他們幾個警衛員跟去幫著攆兔子。此後他又先後經歷了兗州戰役、濟南戰役等。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也看到了老人家裡保存的一部分勛章,有獨立自由勛章、解放勛章,有淮海戰役紀念章、有第七兵團英模代表會議紀念章等。這些基本代表了老人的“戰鬥履歷”。崔老稱,他參與淮海戰役時,幾大首長都在一起指揮作戰,所以他跟過譚震林,還跟過陳毅。由於年代太久遠,老人記憶也不太好了,已經說不清跟首長們的往事了。
  不過有一件事還能記得,崔老說,1949年,他們參加渡江戰役,並且是在南京浦口附近渡過長江,當時他跟陳毅老總是一條船過江的。在解放南京之後,陳毅指揮部隊往上海去,他則跟著譚震林的第七兵團去了浙江,之後漸漸地跟隨首長們的機會就少了。
  回過頭來看,崔老這一輩子基本沒有離開保衛工作。在浙江,他認識了現在的老伴,老伴是浙江當地人,當時在七兵團司令部衛生科,他是保衛科。1963年左右,他們來到南京軍區,老崔在營房部工作。“這麼多年,我們甚至都沒想到回浙江,真是革命需要到哪裡,就在哪裡安家。”這一對老人就這樣相依相守,最後崔老在省工業設備安裝公司崗位上離休。
  家人表示,其實老人一輩子很少提跟過老首長的事,只是兢兢業業乾本職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f62rfmtz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