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訊昨天上午,國家發改委針對區域協同發展召開新聞發佈會,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範恆山介紹,各部門對京津冀全面調研已經結束並形成了報告,目前起草班子正在進行規劃和文件起草工作。
  範恆山表示,目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確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比如北京城市功能過於集聚,人口增長過快,大城市病比較突出,京津冀三地的定位不夠清晰,分工不夠合理,區域內發展落差比較大,另外這個地方城市密集,但是大中小城市發展不協調,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比較弱,還有資源環境的約束明顯,水資源短缺、大氣污染問題嚴重,解決這些問題也迫在眉睫。
  範恆山說,在制定規劃時,將抓住區域內存在的特殊矛盾和特殊問題,突出重點,有針對性地予以解決。重新審視並明確京津冀各自功能定位,以優化首都功能為重點,努力實現優勢互補。突出協同發展,以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升級與協作、生態環境保護、公共服務保障、市場體系構建等為重點,由淺入深、由點到面、由急到緩,有序推進一體化發展。在制定規劃時,還將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認真研究區域環境、生態、水、土地等的承載能力,合理配置資源,強化資源和環境約束,推動產業升級和空間佈局的調整。
  針對此前媒體有關相關部門建議將北京500萬城市居民向河北省疏散的報道,參與上述規划起草編製的專家表示,規劃不大可能採納這個指標。
  >>回應

  我國區域規劃無過多過濫問題
  近年來,我國出台了數十個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區域規劃和政策文件,包括建立上海浦東新區、重慶兩江新區、廣州南沙新區等。針對我國區域規划過多、過濫的質疑,範恆山表示,我國區域規劃和政策文件不存在過多、過濫和遍地開花的問題。
  範恆山說,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的自然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差異明顯。從各個區域板塊的實際出發,制定相對獨立的區域政策和區域規劃,有利於發揮比較優勢,增強區域核心競爭力。從錶面上看,區域政策是分散的,但實際上尊重了不同區域發展的客觀實際,體現了分類指導的理念。
  範恆山說,錶面上看,我國的區域政策是區域性的、特殊的,但實際上是與國家意志一致,是國家意志在局部的體現和落實。差別化的區域政策使宏觀調控“一刀切”的狀況得到改善。區域規劃和政策文件是中央部門和地方共同研究制定的,既體現國家戰略意志,又體現地方的實際需求,把中央和地方的兩個積極性有機結合起來。
  他說,在區域規劃和政策文件中所給予的特殊政策只有發展非常落後的貧困地區和處於改革開放前沿的地區。區域政策的出台還推動形成了一批重要的區域增長極。一批新的增加極在中西部地區應運而生,包括成渝地區、北部灣地區、長株潭、武漢城市圈、皖江城市帶。這些經濟增長極成為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
  京華時報記者周宇綜合新華社新華網
(原標題: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正在編製)
(編輯:SN0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f62rfmtz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