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對中國情侶在一棵聖誕樹前自拍。
  本報國際問題資深編輯 北大三劍客 王璜、趙海建、王希怡
  新聞背景
  對不少國外民眾來說,聖誕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但在中國,年輕人將之變成了一場呼朋喚友的狂歡節,商家們也因此賺得缽滿盆滿。與此同時,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逐步推進,世界各國開放融合程度日益加深,中國元素正成為西方傳統佳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也為中國商品在西方打開了一扇窗戶。
  過洋節日不過是找樂子
  王希怡:在中國,洋節日更多是年輕人狂歡以及商家促銷的一個契機。年輕人在釋放壓力的同時還能拉動消費,這也沒什麼不好的。只不過,確實應該提防過分商業化。
  王璜:但商家利用節日的氛圍來挑動你的消費神經也是不爭的事實。無論是洋節日還是中國傳統的春節,大家都跑出去吃喝玩樂,到處都是人山人海,文化內涵已經很難看到了。
  趙海建:在寒冷的冬季,用聖誕老人等元素來渲染氣氛,對於那些在平日里辛苦打拼的人來說,藉機找點樂子放鬆放鬆沒什麼不好。如今追捧洋節日的主要是80後、90後這樣的年輕人,甚至還有我這樣的70後,這些人大多在異鄉求學、打拼,洋節日也為他們呼朋喚友聯絡感情提供了契機。
  王希怡:中國很多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清明節均強調家庭團聚,而現在很多中國年輕人慶祝的洋節日並不強調家庭團聚。
  洋節日已被中國化
  趙海建:中國傳統節日是數千年農業文明的產物,更註重家庭因素,因為當時社會流動性較弱。但隨著社會流動性加強,人們的活動範圍已遠超出依靠血緣維繫的小圈子,也就需要新的節日來促進新的社會關係。本土化了的洋節日就提供了一個契機。洋節日其實是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補充。
  王璜:進入中國後,洋節日被轉變成一種狂歡式的聯絡感情的日子,這樣其實挺好的。我覺得,中國人過洋節日也體現了文化之間的國際交流。
  趙海建:中國文明很善於吸納並融合舶來品,這就是所謂的“洋為中用”。其實,洋節日在中國已被本土化了,不再是西方意義上的那種節日了。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附著在洋節日上的宗教因素幾乎被抽離出去了。
  洋節日讓中國貨大賣
  王希怡:在全球化背景下,節慶的互相影響是很自然的。中國一些傳統節日也走出國門,感染世界各地的人們。特別是春節和中秋節,在很多國家對當地民眾的感染力也很大,許多老外也會湊熱鬧。就在上周,美國紐約州州長剛簽署法案,同意在紐約州亞裔人口密集的學校設立春節為法定學校假日,可見春節在當地的影響力。
  趙海建:中國新創的節日也在影響國外,比如說“雙十一”在國外就廣受歡迎,很多外國人在這一天網購中國商品。我覺得就洋節日而言,中西之間的相互影響也體現在經濟上。由於商家炒作,中國人在聖誕節期間的消費暴增,這也有助於拉動內需。而在西方國家,洋節日也為中國商品走出去打開了一扇窗戶。每到聖誕節,中國製造的聖誕樹、彩燈、彩條、氣球等裝飾品都為節日盛景增添了許多靚麗色彩,英國《每日郵報》最近就戲稱“聖誕老人到中國義烏大採購去了”。
  王璜:在今年九十月份的秋季廣交會上,就有很多國外的商家來採購聖誕禮品了。
  應提高傳統節日魅力
  趙海建:當然,這裡面也有從眾心理在起作用。當商家和身邊的朋友都在談論並期待洋節日的時候,你如果不關註就感覺自己的落伍了。相對於洋節日,我們的傳統節日近年來顯得有些落寞。為弘揚傳統文化計,我們應該進行一些反思,以提高自己本土的、傳統的節日的魅力。
  王希怡:近年來,很多國家都在反思消費文化對節日文化內涵侵蝕的問題。我個人覺得擔心傳統節日式微有點過慮。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等傳統節日被增設為法定假日,節味立刻濃郁了很多。說到底,過節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事情,只要有假日,不愁沒氣氛。
  王璜:我認為,中國的傳統節日“逼格”更高。比如,每到冬至,古人會畫幾隻梅花,從冬至開始數九,每天在梅花的花瓣上塗一種顏色,塗完這些紅點的時候,冬天就結束了。我們首先要重視傳統節日,然後才能瞭解其背後的意義。
  王希怡:最近出現“抵制聖誕”的呼聲,而且還是大學生提出的,我覺得也不是壞事情。即使他們的主張有些極端,但是不失為一種平衡、一種啟發,引導人們在歡慶之餘去反思和爭論,這就有積極意義了。  (原標題:中國元素點亮洋節日 傳統節日應與時俱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f62rfmtz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